《女兒花六年完成遺願清單》一件一件完成也放下了親人離世的痛苦
圖片來自:TV Gids
原汁原味的內容在這裡
記得當年看過一部電影「一路玩到掛」,這是由摩根費里曼以及傑克尼克遜主演的片,講述兩個患了末期癌症的病人,如何面對癌為他們帶來的「死刑」,靠著一張願望清單,在他們剩下的日子裡度過人生最後一段時光,這部片是我看了非常有感觸的一部片,不過不要以為好萊塢電影都是虛構,現實生活中也的確有類似的情況,比方今天跟大家分享的「女兒花六年時間完成的遺願清單」
圖片來自:youtube
故事的主角叫做Laura Carney,大家可能不太記得2003年的8月8號這天做了什麼?但這天卻是改變她一生的日子,原本這天是個普通的星期五,一家人都等著父親回家團聚晚餐,但這天Laura卻得知她的父親在開車時,被一位17歲的高中生開車撞上,對方不但邊開車邊打電話,還闖了紅燈,雖然事故發生當時有路人提供幫助,但父親還是因為傷勢過重當場身亡,享年54歲
圖片來自: washingtonpost
那一天看父親最後一面的Laura,那一晚的經歷是她永生難忘的一幕,過去熟悉的父親,如今只是冰冷冷的躺在醫院裡,而另外無法讓她釋懷的還有一件事,就是肇事的那個人,最終只被罰款了200美元加吊銷駕照一年
圖片來自: washingtonpost
經過這件事之後可以說徹底的改變了Laura的命運,她搬離了離家數百公里外的紐約,因為父親生前曾支持她去大城市追夢,而夢想著當上作家的Laura,在美聯社找到的第一份工作,寫出來的第一篇文章就是青年駕駛SUV安全與否的問題,接著在紐約的生活,就是不斷圍繞著安全駕駛的議題在走,參加各種相關的活動
圖片來自: washingtonpost
雖然父親己經過世多年,但Laura卻好像沒有從喪父之痛中走出來,她還是想替自己的父親做些什麼,而這個念頭想不到在13年後獲得了實現的機會,那就是有天Laura的哥哥,整理家裡時發現父親遺留的小袋子,裡面有三張小紙條,寫著的正是父親生前記下的遺願清單,看到紙條的當下Laura就做出了決定,要替父親完成剩下未完成的願望,因為完成這些事情的時候,她就能覺得自己與父親還在一起
圖片來自: washingtonpost
這張願望清單一共有60條,其中有五條是已經被劃掉(代表完成),比方像是在一家夜店完成單人脫口秀演出、到現場觀看棒球賽,不過有一條無法完成的願望,就是父親想要還爺爺1000塊+利息,不過扣掉這個實際上無法完成的願望,剩下還是有不少是可以達成的,像是游過一條小溪、親手種出西瓜以及跑步10英里等等
圖片來自: washingtonpost
另外有些願望難度稍高,比方說與總統談話,不過既然沒寫是跟現任總統會面,代表其實只要當過總統的就算,趁著查找情報的時候,Laura注意到美國前總統吉米卡特(第39任美國總統)在喬治亞州參加活動時,她就立刻飛過去參加,順利的完成了清單中看似最困難的一項
圖片來自: washingtonpost
接著Laura陸陸續續完成了願望清單上的內容,像是在家裡成功種出了西瓜,跑到紐澤西完成了跳傘,在2019年完成一趟紐奧良的旅行,甚至之後跑去看了超級盃大賽,還實現了為期兩周的歐洲旅遊,總之Laura從執行計畫開始,就非常順利的完成上面的願望
圖片來自: washingtonpost
還有一項父親曾經的願望,就是在女兒的婚禮上唱歌,於是在2016年的時候Laura嫁給了當初給父親看過一眼的男孩,這個男生估計也一路陪伴她完成許多願望清單,這天走紅毯的時候Laura也很感動,握著母親的手說父親應該在這裡,而母親也安慰她說他的確在這,稍晚打開了一份父親在她出生那年買的紅酒,上面有張小紙條寫著在婚禮那天打開,於是Laura就喝了那瓶紅酒,並且想像著在肚子裡唱歌,以這樣的方式完成父親的願望
圖片來自: washingtonpost
許多願望裡面也許見上總統一面算是難點,但對於Laura來說其實駕駛一輛雪佛蘭才是真正困難的地方,因為父親去世後她再也不敢開車,但為了完成父親的遺願,她還是鼓起勇氣手握方向盤,一路上她覺得風吹過自己時,帶走了許多心中的沉重,就在這一路上完成父親願望清單的路程上,她也得到了寬慰跟救贖
圖片來自: washingtonpost
就這樣一路到了2022年的12月,Laura終於要完成父親清單上的最後一個願望,也就是錄製五首歌曲,對此Laura表示這是她完成過最感動的一個願望,因為父親以前也喜歡唱歌,自己小時候也有許多與父親唱歌的回憶,所以Laura挑了幾首父親最喜歡的歌曲,在錄音室完成錄製,結束了這一段旅程
圖片來自: washingtonpost
以上就是這次跟大家分享的相關內容,這段故事感動了許多網友,也激勵了不少人,提醒他們去珍惜眼前的事情,也許大家的行事曆上只列出了未來幾周內的工作內容,但也許可以拿起筆記本重新寫上一些計畫,讓自己的人生更加豐富一點
部分資料來自網路 ( washingtonpost 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