來玩變電箱GO《Pokemon GO》為什麼到處都是變電箱?
圖片來自:www.thenewslens.com
引頸期盼已久,8月6日Pokémon GO終於在台開放,一早曈姸不是被夢想叫想,而是被宅友的「別睡了快起來抓寶可夢!」訊息吵醒,這幾日果然不意外各地都出現抓寶可夢的熱潮,然而大家也都發現出現在地圖上的能源站(stops)名稱一個比一個爆笑,例如「變電箱先生」、「給變電箱一個機會」、「花花隔離變電箱」咦為什麼到處都是變電箱?
圖片來自:forum.gamer.com.tw
《Pokémon GO》是任天堂與軟體開發公司Niantic Labs共同開發的遊戲,而其前身也是一款AR擴增實境遊戲「Ingress」。2012年發表的「Ingress」雖然遠遠比不上《Pokémon GO》的豪大名氣,但全球下載數累積5000萬以上,也算不少了。
以社群為根本的遊戲
其實像是「Pokémon GO」或「Ingress」都非傳統遊戲,而是以社群為根本的遊戲,不能以一般遊戲的眼光去看待,不然就會像某些O人一樣得到「好無聊」的結論,因為他們只看到了表象,看不懂這種新型態遊戲背後的訴求跟可能造成的現象。雖然目前台灣剛開放,大家還在蒐集的過程當中,還在玩「遊戲」,但後續將會遭遇哪些階段其實可以參考Ingress,而且屆時規模將更大,有機會曈姸再來跟大家聊這個話題吧。
圖片來自:events.ingress.com
為什麼Niantic Labs所出的AR擴增實境遊戲都能夠完整結合地圖呢?原來Niantic Labs本身就是Google的內部創業,2010年成立時將遊戲建置在Google maps的基礎上,除了可以順便透過玩家來蒐集全球各地的景點資料,同時也藉此機會來推廣Google眼鏡。
圖片來自:decodeingress.me
結合實境,玩家自己打造虛擬地標
畢竟是結合真實的google maps,在「Ingress」遊戲中各處所設置的「Portal(入口)」,同時也是真實世界的地標,為了利用群眾經驗讓地圖資訊更加完整,當時「Ingress」開放全球玩家申請地標,例如藝術品、獨特建築物、特殊地方商店、地標、轉運站、圖書館、水塔、宗教場所、公園等等。
圖片來自:www.adartes107.gr
圖片來自:www.ingressplay.com
在設置地標的過程中,可以利用遊戲將「Portal(入口)」定位後,拍攝照片並自行取名,送出之後經過2週至3個月不等的審查期,通過的話就等於完成了一座自行命名的Portal。
圖片來自:forum.gamer.com.tw
「彩繪變電箱」是最容易申請通過的地標
據說最容易申請成功的標準是「固定放置的藝術品」,例如台灣的廟宇(你就知道為什麼有些地方的地標都是廟了www)、路邊藝術品如溜滑梯、壁畫、雕塑、各類石碑、彩繪變電箱等最容易通過,於是四處皆有的彩繪變電箱就成了傳說中申請通過率最高的地標啦。
圖片來自:forum.gamer.com.tw
雖然「Ingress」遊戲已經在2015年9月暫停玩家申請自定義地標的功能,但現在我們能夠在《Pokémon GO》中看到各式饒富創意的趣味能源站,可都是台灣Ingress玩家的創意成果呢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