日本公司推動《上司選擇制度》為了降低離職率而誕生出來的新措施

圖片1

圖片來自:youtube

相信很多人都有過一種想法,那就是人生如果能夠重來,我一定OOOO...對吧!?同樣的在踏入職場之後,可能有些人也會覺得工作辛苦、壓力過大、待遇不公、上司機車等原因想離職,但是如果公司制度裡還能再給你一次選擇的機會,你會不會願意換個角度再打拼看看呢?今天這篇「日本公司推動上司選擇制度」,就來看看近期日本媒體對此的一個報導

原汁原味的內容在這裡

圖片2

圖片來自:youtube

 

近年日本年輕人在離職方面的比例可以說是創下新高,而當中有一個原因就是跟上司不合而導致離職,對此日本媒體就採訪了一間員工可以選擇上司制度的公司,來了解看看有這種舉措之後會引起什麼變化?

圖片3

圖片來自:youtube

 

首先訪問看看路人對於跟上司處不好的問題,這位20歲的年輕人表示,如果跟人際關係(上司)處理不好的化,在公司裡就很難融入,有些人可能覺得不OK就乾脆辭職了

圖片4

圖片來自:youtube

 

另外一位28歲的公司業務則表示,如果上司比較難接受別人的意見,較為專橫跋扈一點的話,對於屬下來說也很難表達自己的心聲,那麼記者接著問有誕生過辭職的想法嗎?這位業務人員則表示,有過,但還沒有到下定決心離職不幹的程度

圖片5

圖片來自:youtube

 

底下這張圖表就是日本的厚生勞動省在去年發佈的一項統計數據,大學畢業生在三年內的離職率為34.9%,該數字為過去15年內的最高統計數字

圖片6

圖片來自:youtube

 

另外在一項關於自己為何選擇離職的問卷調查中,職場上人際關不好,和上司不合等,這些理由也是名列前茅

圖片7

圖片來自:youtube

 

那麼底下這位就是本次日本媒體訪問的主人公,在さくら構造(一間位於北海道的結構設計公司)這個單位服務的渡邊梨沙小姐(31歲),她表示自己過去就曾覺得無法繼續下去這份工作

圖片8

圖片來自:youtube

 

據她說當時的上司也就是畫面左邊這位山田惠一先生,也就是該工作團隊的組長,交給她的工作量十分龐大!當時的她有因為覺得工作實在做不完,而跑去找組長商量,但當時的他只說〝你盡量加油吧〞這樣的話,面對無止盡的工作,甚至連過年假期都沒在休息,一直處於工作的狀態

圖片9

圖片來自:youtube

 

之後組長也有找過渡邊小姐,問她有沒有好好休息,但她覺得工作都做不玩了怎麼可能還有時間休息,對次當下真的相當反感

圖片10

圖片來自:youtube

 

就在當下渡邊小姐考慮了離職這條出路,而她正打算這麼做時,公司這時引入了上司選擇制度的這個選項,也由於這個制度的誕生,成為了渡邊小姐最終沒辭職的一個原因

圖片11

圖片來自:youtube

 

關於這個制度找到了「さくら構造」人事部的今井翔也先生說明,表示因為跟上司不合而導致優秀的人才離職,作為公司的我們也覺得很可惜,於是就想出了要不要讓員工自己選則上司的這項制度

圖片12

圖片來自:youtube

 

「さくら構造」這個公司的上司選擇制度,是說每一年的三月份可以選擇希望調到哪個上司底下做事,渡邊小姐於是選擇換了一個上司,而對於被調離了的山田組長表示,自己當下也是感到了打擊,渡邊要離開自己的單位,自己知道身為上司做得不夠好是自己的責任,道理我都懂,但還是深受打擊

圖片13

圖片來自:youtube

 

截至目前該公司自己統計,自從有了上司選擇制度之後,公司裡有22位員工使用了該制度,在制度實施前的2018年,公司的離職率為11.3%,導入之後的2023年再次統計,離職率已經降為0.9%

圖片14

圖片來自:youtube

 

新聞播到這邊其實還沒結束,我也想不到這裡還有一個轉折,那就是剛剛提到渡邊小姐雖然換了一次上司,但後來的她意識到原先山田組長這裡的工作其實更輕鬆,這是她在別的工作單位工作時認識到的一點,於是在第二年她通過制度,再度回到了山田先生的小組裡面工作,想不到連新聞報導都有轉折這種劇情,看到這裡的當下我也是有點傻眼的...(換單位前連過年都沒時間過,結果換到別的單位感覺更忙,這間公司是北海道第一血汗公司嗎?)

圖片15

圖片來自:youtube

 

之後山田組長接受訪問表示,自己也會擔心她回來後又會產生一樣的不愉快,因此自己變得更加小心的與渡邊小姐相處,那麼在她回來後無論是技術或是在人際關係上,兩方面都有著顯著的成長

圖片16

圖片來自:youtube

 

那麼回到路邊街訪的部份,去問問上了年紀的管理層人員表示,關於這個上司選擇制度的看法,有些人是覺得有趣的構想,是可以嘗試看看的做法,但也有人表示現實中難以做到這一點,畢竟公司就是個組織,是不可能讓所有人都感到滿意的說

圖片17

圖片來自:youtube

 

▼相關影片

以上就是這次跟大家分享的相關內容,感覺是個有趣的點子,但要套用在公司行號不一定可行,一來不是所有公司都是業務屬性類似的單位,你先是美工也總不可能把你調到會計,然後修理水電、負責燈光音響的人員又調去企劃單位,總之出發點或許是好的,但實際執行起來可能還是要公司自己提出一套完美的解決方案吧?

,,,,,,

部分資料來自網路 ( youtube )

廣告

0 則回應 順序:

NEW電影情報

潮鞋 » 看更多»

新奇 » 看更多»